我以前很喜歡吃臭豆腐,尤其是在傍晚的時間,點一盤臭豆腐加上一碗蚵仔麵線,簡直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但是現在連碰都不敢碰,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常說吃東西要了解食物的成分和它的製作過程,而不是好不好吃為選擇的標準,那臭豆腐為什麼不能吃呢?
臭豆腐之所以會臭,關鍵就在醃製的滷水,這滷水可是大有學問的。我們來看看滷水的製作方法:
首先這滷水的配方有葷素的分別,在上圖中,畫紅線的部分清楚的標示如果是葷的會放入蝦、肉之類的食材,素食的就放入一些青菜之類,最重要的是他們要自然的發酵大約六個月之後。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它一定會產生黴菌,目的就是要讓豆腐的組織改變,自然就會覺得鬆弛好吃,在這六個月當中所產生的霉菌和細菌,很多都是無法掌控的,甚至有些是讓它自然的發酵也不管食材的實際情況,所以自然就會產生豆類發酵的臭味,所以很多臭豆腐就會自然發霉長毛(如下圖)
如果用的食材不是很正確,或者醃製的過程有狀況,就會像下面的圖一樣:
一般正確的顏色和研製過程出來的豆腐,應該要像下面的圖一樣: (取圖自網路)
臭豆腐雖然含有豐富的B12、乳酸菌,但是連帶的對身體也有其他的危害。
蛋白質被滷汁分解會產生兩種有害物質,而且臭豆腐很容易受細菌的污染,還可能致癌。
另外它是油炸的食物,相對的熱量也非常的高,一份臭豆腐大約五百大卡⋯⋯減肥的人是絕對碰不得的,像我以前沒有熱量概念的時候,光臭豆腐加蚵仔麵線一個下午茶點心就超過一千大卡,再加上晚餐和消夜,怎麼可能不會胖呢?
我們知道油炸的食物都有自由基,這自由基就是心血管健康的殺手,更是癌細胞最喜歡的溫床,所以才要避開這類的食物。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igmos168/1451840557-1664429067_n.jpg)
加拿大曾經禁止販賣臭豆腐,原因是因為太臭了,後來有一位華裔商人去申請販賣結果政府要求要有無菌證明,結果他研究了很久一直沒有找到方法,最後終於找到一種方法可以讓成品不會有過多的大腸桿菌之類的細菌,後來在加拿大就賣得很好。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在台灣路邊攤的臭豆腐,應該很難避免無菌的情況,所以還是提醒大家盡量避免吃臭豆腐了。
有些人會說臭豆腐有維生素跟乳酸菌,其實有很多食物都可以攝取到維生素和乳酸菌,可是如果我們吃了臭豆腐,雖然吃到這些東西但是反而傷身體、熱量高又易致癌實在是得不償失。
再看看下面這麼誘人的美食圖案,我們還會想要吃嗎?